哈囉~大家好!智谷小編又來啦!最近AI技術真的跑得比火箭還快,很多企業朋友都問我們:『妳們的AI技能培訓趨勢調查報告好詳細,但,就是沒時間看…..!』『AI這麼夯,到底要怎麼真正導入公司啊?』。所以,這次智谷特別請執行長Jimmy及第一線夥伴們,和大家一起探索報告的內容,甚至把報告中沒有說到的事情分享出來,再搭配AI技能培訓的實務攻略,分享我們自己的真實案例,讓AI不再只是概念,而是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超實用工具!智谷會持續陪伴大家,把更多AI實務乾貨通通告訴你們!

報告解析(一) 企業 AI 技能發展分哪五大階段,如何落地與現況挑戰?

AI 技能培訓導入並非一蹴可幾,不同企業面對的問題與需求也截然不同。這次座談中,智谷執行長Jimmy偕同企劃夥伴Tiffany,共同提出企業 AI 技能發展的五個階段,讓我們更清楚企業所處的位置,以及該如何前進。

AI發展如火如荼,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也愈來愈快。但現實是,許多企業雖然知道AI的重要性,卻遲遲找不到適合的切入點,也無法判斷自己的進度究竟領先還是落後。

企業AI成熟度的五大評估指標

要判斷一間企業的AI發展程度,不能只看有沒有導入AI工具,而是要從資源投入、內部需求、使用範圍、高層態度與落地狀況來綜合評估。

1️⃣ AI技能培訓資源投入
企業是否願意投資AI人才培訓?有些公司只讓員工自己摸索,沒有人統籌方向,也沒有真正的學習機會;有些企業則會提供專業訓練,甚至設立專責單位。如果沒有相應的資源支持,企業內部AI的發展往往流於表面,難以深化。

2️⃣ 內部對AI的需求程度
AI對企業來說,是「可有可無的輔助」還是「勢在必行的核心戰略」?這與產業特性、競爭壓力、數據管理需求息息相關。如果內部仍處於觀望態度,或是只有少數部門在推動,這代表企業對AI的認知與需求還未真正成形。

3️⃣ 員工對AI的使用廣度與深度
AI的應用是否已經滲透到不同部門,還是只侷限在行銷或客服單位?一間企業如果只有部分人員能夠熟練使用AI工具,這代表企業仍在早期試驗階段。如果AI已經深度參與各種業務決策,如數據分析、營運管理或產品開發,才算真正進入成熟期。

4️⃣ 高層對AI培訓的態度
企業的決策者對AI發展的看法,影響著AI應用的深度與推動速度。如果高層對AI沒有明確的期待與策略,即使基層員工願意嘗試,最終也難以形成完整的體系。如果高層能夠積極投入,甚至親自參與學習,AI發展才能真正融入企業文化。

5️⃣ AI應用落地的程度
AI在企業內部是停留在「規劃階段」,還是已經確實影響了業務流程?有些企業喊著要推動數位轉型,但實際上並沒有明確的執行計畫,甚至沒有設置專人負責,這樣的AI應用難以真正落地。

根據上述五個指標,企業被分為不同AI成熟度階段:

  • 未啟動期:雖然知道AI很重要,但公司內部沒有相關計畫,也沒有資源配置,還在等待「更合適的時機」。
  • 評估期:開始研究AI的應用方式,可能已經有幾個內部討論會議,甚至邀請顧問來評估,但實際行動仍然有限。
  • 小幅啟動期:企業內部開始測試AI應用,例如特定部門試用AI工具來提升效率,但整體影響還不大。
  • 試驗推動期:AI的應用已經逐步擴展,並且獲得一定成效,企業開始考慮如何規模化運作,並讓更多員工參與學習。
  • 成熟運營期:AI已經深度融入企業營運,成為決策輔助工具,甚至幫助企業發展新商業模式或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
報告解析(二) 哪些企業更重視AI?

這幾年 AI 迅速崛起,不管是技術圈還是傳統產業,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導入 AI。然而,真正行動起來的企業和還在觀望的企業,差距其實很大。有人已經跑在最前面,把 AI 用得風生水起;但也有人還停留在「AI 很重要」的口號階段,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。

已經行動的企業(19%)——AI 先鋒部隊

這群企業不只是把 AI 當成未來趨勢,而是已經開始做,甚至有些已經看到成效。他們知道 AI 不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,更可能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,所以不等市場趨勢成熟,就開始搶佔先機。

  • 貿易批發 & 零售業(40%)
    這類企業對 AI 的需求很高,因為市場變動快,競爭激烈,誰能更精準預測消費趨勢,誰就能搶先卡位。AI 可以幫助銷售預測、優化庫存、提升行銷投放的精準度,甚至用 AI 客服機器人來處理大量顧客詢問,減少人工成本,同時提升回應效率。
  • 科技製造業(40%)
    科技製造業的 AI 應用大多集中在智慧生產、供應鏈優化、產品研發。這類企業已經開始用 AI 來預測機器故障,減少停機時間,提高生產效率,甚至讓 AI 參與新產品設計,縮短研發週期。他們深知,只靠人工已經無法應付全球市場的競爭,AI 能幫助他們突破極限。
  • 資訊應用業(20%)
    對這類企業來說,AI 不只是提升生產力的工具,更是競爭優勢。許多資訊業者已經開始用 AI 來輔助軟體開發、數據分析,甚至直接開發 AI 相關的產品。他們的 AI 導入速度比其他產業快,因為技術門檻較低,員工普遍對新科技接受度高。

這三大產業的企業,已經在 AI 的賽道上拼速度,誰能更快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,誰就能拿下市場主導權。

還在觀望的企業(23.8%)——AI 遲疑者

這類企業雖然知道 AI 重要,但就是討論了半天,還是沒動作。他們可能會說:「我們對 AI 很有興趣,但目前還沒有規劃導入。

他們不敢行動的原因,大概可以分成這幾種:

  • 缺乏技術人才——內部沒有足夠的 AI 專業人員,擔心導入後沒人會用,也沒人能維護。
  • 高層支持度不足——企業領導者對 AI 缺乏理解,不確定 AI 究竟能為業務帶來多少價值,所以遲遲不願投資。
  • 擔心投資回報率——認為 AI 需要高額投入,短期內看不到成效,擔心浪費資源。

這些企業大多停留在「等看看」的狀態,等待其他公司先試水溫,等 AI 應用更成熟、技術門檻更低的時候再來考慮。但問題是,等到市場成熟了,競爭對手早就已經跑在前面了,那時候再導入 AI,可能只剩下追趕的份。

報告解析(三) AI推動的核心驅力有哪些?

企業在導入 AI 的不同階段,思考的重點也不一樣。從調查結果來看,推動 AI 的驅動力,會隨著企業的成熟度變化。我們可以將驅動力分為前期階段(未啟動 & 評估期)與後期階段(試驗推動 & 成熟運營期)。

前期階段(未啟動期 & 評估期)——先算成本,再談創新

這些企業在考慮 AI 時,最關心的就是「能不能幫我省錢,能不能幫我賺錢」。如果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財務回報,他們就不願意冒險導入。

關注重點:

  • AI 能不能幫助減少人力成本?
  • AI 會不會讓生產效率提升?
  • AI 能不能改善客戶體驗,提高銷售轉換率?

對於這類企業來說,AI 還是「錦上添花」,而不是「非做不可」。所以,他們大多會從降低營運成本、提升營收的角度來評估 AI 的價值。

後期階段(試驗推動期 & 成熟運營期)——用 AI 創新,提升競爭力

當企業對 AI 有一定理解後,考量的方向會變得更宏觀,不再只盯著成本,而是開始思考「AI 能不能幫助公司變得更強、更有競爭力」。

關注重點:

  • AI 能不能幫助開發新的產品或服務?
  • AI 會不會提升決策的精準度,讓市場競爭力更強?
  • AI 能不能幫助企業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?

這些企業不只是用 AI 來輔助現有業務,更積極探索 AI 如何改變商業模式。例如,許多零售業者已經開始透過 AI 進行個人化推薦,提高客單價;製造業者則用 AI 來強化智慧工廠,提高生產效率。

報告解析(四) 企業在AI技能缺口狀況

1.企業 AI 技能發展現狀

企業 AI 技能的現階段特徵

  • 傳統 AI 基礎概念(如智慧製造概論)已普及,企業的培訓需求已經從「概念學習」轉向「應用實踐」。
  • 企業更關注 AI 在提升業務效率與創新應用上的價值,如機器學習、演算法、機器人技術等。

企業內部 AI 技能落差

  • 基礎層級:部分企業仍缺乏 AI 工具的基本認識,對 AIGC(生成式 AI)技術的了解有限。
  • 進階層級:具備 AI 工具(如 ChatGPT、CodePilot)後,仍不熟悉如何有效運用,特別是 AI 指令與提示詞設計。
  • 產業間差異:科技業對 AI 技能的要求較高,傳產、零售等產業則仍處於導入初期。

2. 企業提供的 AI 工具 vs. 內部技能缺口

未提供 AI 工具的企業

員工缺乏 AI 基礎知識,主要需求為:

  • AI 工具的基本介紹與應用。
  • AI 在企業內部的實際案例與應用場景分析。

已提供 AI 工具(如 ChatGPT、CodePilot)的企業

主要技能缺口:

  • 員工不熟悉 AI 指令與應用,無法發揮 AI 工具的最大效益。
  • 缺乏提示詞設計能力,無法有效運用 AI 進行日常業務。
  • AI 應用侷限於基本功能,未能深入結合業務需求。

提供數據建模工具的企業

主要關注 AI 自動化數據分析的應用:

  • 期望透過 AI 生成報表,減少人工數據處理工作。
  • 仍缺乏 AI 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,導致 AI 工具應用受限。

報告解析(五)『落地關鍵』掌握好利害關係人,讓文化不再是阻力!

Jimmy 這時候也談到,其實每一間企業都有他的AI技能與發展生命週期,資訊應用業強調用AI做創新商業模式,製造業關注用AI提升生產力,零售與貿易業則希望用AI優化供應鏈與銷售管理。這些發展趨勢顯示,AI 不只是技術改變,更與企業經營模式息息相關。若能夠從企業現況出發,再來選擇合適的AI素養與技術導入方案,會比較好。千萬不要為了追趕 AI 浪潮,而盲目投資在無效的課程與技術上,越逆風而行,就應該穩健推進,確保導入能真正帶來效益。

例如,若組織的現況並沒有高影響力的利害關係人關注AI,那就應該透過文化建設或者專案型組設計,讓各單位的主管先有相互良性競合的機會; 但若有高影響力的支持者,那應該先挑選低垂的果實來摘取,拿下Quick-Win的專案成功為優先。

小結、從四個結構來提升AI技能培訓的效果

最後,Jimmy根據過去為企業輔導AI技能素養的經驗,認為若要將培訓辦得好,辦的有效果,必須考慮四件事:

  • 動機設計 Psychological and Motivation Design-是否已經傳達了具體與清晰的AI導入藍圖?有沒有邀請關鍵部門參與前期設計?
  • 學習設計 AI Course Instructional Design-是否淘汰掉無效的單向授課方式,而是用競賽、個案、模擬與上機操作的方式來增加有趣學習的雰圍?
  • 推廣策略 Promoting Successful Stories-是否可以不要馬上把AI能力與個人KPI掛鉤?是否善用說故事的力量,讓趣味與驚奇的故事,讓組織高層能持續關注?
  • 環境準備 Ensure Well-Design Learning Environment-是否架設可以試玩AI的環境?有可以試玩的數據?

大家都在辦什麼AI課?企業 AI 培訓導入個案分享 by 副總 Candy

現在企業都規劃什麼課程呢?是根據什麼狀況來開課呢?這邊是由智谷網絡的副總 Candy ,根據這兩年我們在企業AI技能與軟體導入輔導上做分享。

Candy說,不同產業對於AI的想像雖然不同,但基本上都會從「趨勢介紹」走到「實務應用」。,企業不再只是學習 AI 是什麼,而是如何實際應用。她歸納了 AI 培訓的三大核心方向

  1. 趨勢與工具應用:降低員工對 AI 的抗拒感,強調 AI 是工作助力,而非威脅。
  2. 技能實作與應用:透過實戰演練,確保員工能真正將 AI 工具應用在日常工作中。
  3. 企業內部流程優化:AI 不只是個別員工的工具,更應整合至企業流程,提升組織效率。

Candy 也提到,企業 AI 培訓通常分為三個階段

  • 第一階段:通識課程,幫助員工建立 AI 基礎認知,了解 AI 對企業與產業的影響。
  • 第二階段:小規模試點,企業開始試行 AI,例如讓 AI 幫助客服回應、優化數據分析。
  • 第三階段:全面落地,當試點計畫成功,企業便可擴展應用範圍,例如導入 AI 進行供應鏈管理、產品設計等。

Candy 強調,企業 AI 培訓不能只是「學了就放著」,而是要融入日常工作,才能真正發揮價值。

如何學好AI?自學經驗分享 by 顧問師 Bogi

對許多企業來說,AI 似乎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,但 Bogi 用自身經驗告訴大家,AI 其實可以很接地氣。他分享了 AI 如何幫助他與團隊提升效率的三大應用案例

  • AI 生成 Email 助手
    透過 ChatGPT 設計溝通秘書,只需簡單的語音輸入,就能自動產出完整 Email,將 10 分鐘的工作縮短至 1 分鐘,大幅提升溝通效率。
  • 自動化檔案管理
   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與雲端工具整合,自動下載與分類檔案,取代人工整理的繁瑣流程,提升內部資料管理效率。
  • AI 企業數據分析
    AI 可自動爬取企業資訊、財報與新聞,幫助企業快速掌握市場趨勢,提高決策準確度。

Bogi 認為,AI 並不是要取代人,而是要幫助員工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上,這也是企業應用 AI 最重要的核心思維。

結語、企業導入 AI 的關鍵策略

AI 技術的導入不只是技術問題,更涉及企業內部的變革管理與文化塑造。Jimmy 在座談會中指出,企業應該針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採取適當策略,確保 AI 能夠真正落地。

企業推動 AI 轉型的關鍵策略包括:

  • 確保高層支持:讓企業決策者理解 AI 的價值,並提供必要資源。
  • 從小規模試點開始:先從影響較大的部門測試 AI 效果,逐步擴展應用範圍。
  • 建立 AI 文化:透過內部訓練與實作應用,讓員工習慣 AI,並願意主動使用 AI 工具。

此外,Jimmy 也提醒,企業應該確保 AI 與業務需求緊密結合,而非單純為了導入 AI 而導入,否則很容易陷入投資回報不佳的困境。

小編後記:『企業 AI 轉型,從學習到落地

這場座談會讓小編深刻體會到,AI 不只是趨勢,更是企業轉型的必然過程。從技能培訓到應用落地,企業必須一步步建立基礎,才能真正將 AI 融入營運核心。

真正能發揮 AI 價值的企業,不是那些最快導入技術的,而是那些能夠讓 AI 成為日常工作一部分的組織。當 AI 不再只是工具,而是變成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夥伴,這才是 AI 技術真正落地的時刻。

如果想觀看本場次完整活動影片回放,可以填寫下方表單聯絡我們喔!

領取本場次完整影片: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reZgd

錯過本場活動了嗎,想知道還有哪些場次還沒結束嗎?,快點選下方按鈕查看詳細資料,小編期待與大家在線上相見喔~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This field is required.

This field is requir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