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智谷網絡為廣大關心企業AI應用與技能培訓如何落地的朋友們,開辦的『企業AI應用力實戰指南』線上講座系列,開篇第一場「數位汪洋中的小船:中小企業如何面對數位衝擊?」,特別邀請到 WSP集團臺灣區策略長黃逸華 Eric,帶來深度而務實的分享。已經於2025年2月12日圓滿舉辦。小編在這邊,跟大家分享整場活動的精采瞬間!
智谷網絡執行長Jimmy為講座活動揭開序幕

智谷網絡執行長 Jimmy 在開場時指出,企業轉型的挑戰,不是「知不知道數位化重要」,而是「不知道該怎麼做」。例如:
- 「不數位化,生意還是照做啊?」但市場環境變了,沒有數位能力,未來抗風險性堪憂。
- 「到底該繼續沿用舊模式,還是投入新技術?」許多老闆擔心轉型投入太大、回報不確定。
- 「心智模式的阻礙」會議上都說好,實際執行卻卡關,組織內部的適應力才是關鍵。
Jimmy 強調,AI 轉型不只是技術升級,而是一場管理變革。這也是智谷舉辦系列講座的初衷,希望帶給大家實戰經驗,而不是口號。
黃逸華Eric顧問 談三大『數位轉型挑戰』

Eric先從過去二十年辦公工具的演變,談到當前AI技術的崛起,提醒大家數位衝擊已再度升級。
1. 從「會 Excel、PPT、Word」到「履歷需要 AI」的時代演變
Eric 回顧了過去二十年辦公工具的進化:
- 早期只要會操作 Excel、PowerPoint、Word,就足以證明數位基礎能力。
- 如今,履歷上若未提及對 AI 的掌握,往往便被視為「落後」。他進一步點出,這種技能落差常讓企業員工心生焦慮,「會不會哪天工作就被 AI 取代?」這也反映了數位衝擊帶來的心理層面壓力。
2. 「汪洋小船」:中小企業在數位巨浪中的生存考驗
Eric 借用「汪洋大海上的小船」形容台灣約 98.2%的中小企業:
- 即使目前沒有大幅導入數位化,一樣有訂單進來,看似風平浪靜。
- 但當數位技術普及、競爭者全面升級時,自己是否能持續穩定生存?這部分正是老闆、經營者必須思考的關鍵。他提到,許多中小企業忙於生存,卻往往忽略要投入資源在「如何利用技術強化競爭力」。

3. 拆解數位轉型的挑戰:資料孤島、知識傳承與人力短缺
Eric 將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遇到的問題,歸納成三大面向:
- 資料孤島——部門之間數據不共享,導致決策困難,應加強數據治理。
- 知識傳承困境——老員工的寶貴經驗沒被數位化,技術斷層成為隱憂,建議導入數位知識管理。
- 人力與預算壓力——資源有限,中小企業應先小規模試行 AI 工具,逐步優化。

與談精華:決策者該如何因應?
接下來的時間,就由智谷網絡執行長Jimmy與黃逸華Eric顧問,針對講座活動前,參與者所提出的問題,做互動與對談,讓我們一同回顧這些精彩的交流片段!

問題一、企業高階主管應該做何準備?
Eric 回答整理
- 二代加入,新舊衝擊
許多傳統家族企業逐漸交棒給二代;二代通常有意願導入新科技,但在和舊制度磨合過程中,需要家族及組織的理解和支持。 - 提供更開放的資訊
組織若能定期分享市場趨勢或成功案例,老闆比較能看清周遭競爭者的做法、啟動轉型決心。 - 讓老闆成為真正推動者
若高階主管真正理解新技術的好處,更願意在預算、組織資源上給予實質支持,同時帶領文化轉型。
數位轉型不是交給 IT 部門就好,老闆自己要先願意學習,並成為變革的推動者。很多老闆擔心數位化投入太多,但真正的風險是不作為,導致競爭力下降。
問題二、數據權利意味著什麼?
Eric 回答整理
- 各部門數據割據
過去分工明確,部門各自持有資料、視之為專屬資源;一旦彼此不願分享,便形成「資料孤島」。 - 管理層看不到真實狀況
當數據在上傳過程中被「修飾」或未能充分公開,最高主管難以做出準確判斷,也無法有效推進數位專案。 - 系統化數據治理
要在公司層級先明訂哪些資訊需保密、哪些可開放共享,並釐清「誰擁有保管責任、誰能使用何種數據」;透過明確的規範,避免因部門利益而擅自隱藏資料。
企業內部各部門往往視數據為私產,影響決策透明度。應建立清晰的數據治理機制,確保數據能被正確應用,而不是因部門利益而被隱藏。
問題三、多點試行AI專案時,該如何有效整合、避免重複投資?
Eric 回答整理
「有的企業在不同部門同時嘗試幾個AI專案,但資源與預算有限,常不知道如何管控進度、統整成果。該怎麼做好協調?」
- 多點進行的困境
單一小規模試點風險較小,但無法在組織層面產生明顯改變;多點試行則牽涉部門協同與預算整合,難度更高。 - 「PMO專案辦公室」角色
建議成立獨立的管理團隊(PMO),負責協調並督導各AI專案進度。 - SI與廠商模式的落差
過去很多企業把專案全部外包給系統整合商(SI),但往往功能開發者預算吃緊,成效大打折扣;若由內部PMO牽頭管理,各部門需求與外部技術能更精準匹配。
小編後記:找到航向,不做「海上漂流瓶」
整場活動下來,Jimmy執行長與嘉賓Eric都一再強調:「買工具只是第一步,背後的決策思維、組織文化與管理機制才是關鍵。」
- 若中小企業面臨拉鋸,建議從核心問題著手,一步步拆解、逐層推進。
- 無論是老闆的觀念、員工的意願,或部門之間的數據權力紛爭,都應透過更有系統的規劃與專案管理來解決。

如果你也對這些議題感到躍躍欲試或彷徨不安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查看更多活動詳細資訊,下一場活動我們會帶來更多「真實案例」和「避開迷航步驟」,跟小編一起為中小企業找出最適合的航線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