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企業在做行銷推廣時,是不是也常覺得人手太少、預算有限?傳統的行銷流程,需經過企劃、社群小編到廣告投手等人員協作才算完成一個循環,這對許多 30 人以下中小企業的老闆來說,人力成本門檻過高,根本吃不消。
也正因為如此,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老闆開始思考:
可以如何靠 AI 工具 ,補上人力和時間的缺口?
上週二,智谷就帶著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主和夥伴,在「沒有行銷團隊?小型企業也能用 AI 工具獲客與留客」這堂課裡,一起跨出舒適圈,學習怎麼用 ChatGPT、Gemini、Notebook LM、Perplexity、Gamma 等 AI 工具,從零開始把 AI 自動化行銷帶進自己的生意裡。
讓你腦洞大開的 ChatGPT 正確打開方式
相信許多人,都有過一個困擾:「為什麼 ChatGPT 生出來的內容,跟我想要的不一樣?」
老實說,問題的癥結,不在 ChatGPT 不夠聰明,而是你沒掌握向 ChatGPT 提問的技巧。
在 AI 時代,發問的能力很重要,懂得問出有效問題,困難就少了一半。許多人在剛接觸 AI 時,會踏入一個誤區——以為 AI 是你肚子裡的蛔蟲,你不用講得太清楚,AI 就會猜到你的想法。這樣的結果,想當然,就跟女朋友希望男朋友能猜到她的想法一樣,最後男友給出的行動或答案,完全不是她要的。你無法向 AI 有效發問,AI 自然也沒辦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。
實際上,這也是我們在企業裡,推動 AI 訓練時,最常看見大家會遇到的挫折。
也因為這樣,在課程的第一天,劉基欽老師花了特別多的時間,陪著大家把「提問」的基礎功一點一點打磨好。當學員意識到該怎麼問,後面的練習和應用也就順了很多。很多學員課後都向我們反映,光是學會怎麼跟 AI 溝通,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幫助很大!
延伸閱讀|寫文案、編程式碼ChatGPT樣樣來⋯這8大軟硬實力,有了不怕被AI取代

如何讓老闆安心用 AI ?不可不知的資安意識
很多企業老闆對導入 AI 工具,之所以還是抱著遲疑,多半是擔心員工一不小心,就把商業機密或客戶資料直接輸進去,結果這些敏感資訊外流,被第三方拿去當作訓練數據,到最後,反而變成最讓老闆頭痛的漏洞。
「記住!只要是免費的 AI 工具,百分之百有資安漏洞。」
要做到安心用 AI,最重要的,是先懂得切開應用場景,並分級處理資料。哪些敏感資訊一定要留在地端、由自己內部掌握,哪些資料上雲端前需要先去識別化或分段處理,甚至選對 AI 工具也很關鍵,不能什麼都丟進去就放心。
老師也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沒多留意,很多看起來方便的操作,像是把完整的客戶名單丟給ChatGPT 做分析,或直接上傳含有財務數字的內部文件,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留下資安漏洞。
真正能守住商業安全的,不是限制不去用 AI 工具,而是把該分級、該脫敏的資料先處理好。一旦懂得場景分工、權限分級、用對工具,AI 才真的能幫你省下人力,而省下來的,也不會變成未來的風險。

沒有行銷人員,也能用 AI 工具快速做競業分析
這是學員們公認超有用的單元之一!
過去要做一份完整的競業分析報告,可能要花幾天時間爬文、比對官網、逐個分析,還得持續更新資料才能跟上市場變化。但現在,只要學會用以下 2 個 AI 工具,這些工作可以在幾分鐘內初步完成:
Perplexity
Perplexity 是什麼?為什麼適合拿來做競業分析?
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跟大家說,Perplexity 其實就像是升級版的 AI 搜尋助理。跟一般搜尋引擎不一樣,它不只是丟給你一堆連結,而是會先幫你把重點抓出來、做成摘要,而且還會附上最新的來源,讓你馬上看到每段內容是從哪裡來的,可信度也比較高。
如果你平常有在做競業分析,應該很清楚,光是找資料、比對、抓重點就要花很多時間。
對很多沒有時間每天追蹤市場動態、也沒人力去整理資料的中小企業來說, Perplexity 的即時整理功能剛好就是做競業分析的好幫手。像我自己在用的時候,只要輸入想追的競品關鍵字,幾秒鐘就能整理出對手的官網、評論、甚至是最新新聞,這些資料拿來分析市場變化、比對價格差異,都超方便。
Notebook LM
光有 Perplexity,其實還不夠。
Perplexity 很厲害,能幫你快速找到外部資料、整理重點,但說實話,光是找完還是要花時間自己整理、比對,如果沒整理好,最後還是用不出什麼洞察。
所以在課堂上,老師特別帶大家實作了另一個 AI 工具,就是 Notebook LM。
老實說,一開始我也以為 Notebook LM 只是一般線上筆記,後來真正用過才發現,它最大的好處是「幫你把找到的東西消化成能用的版本」。像我自己練習的時候,都是先用 Perplexity 把競品資料抓回來,再直接丟進 Notebook LM,然後只要對它說:
- 幫我把這 5 家競品的特色、價格、客群整理成表格
- 看看我們還沒做到哪些優勢
- 有沒有價格重疊、同客群的地方?
Notebook LM 會把答案整理成一份可用的文字或表格,你下次要補新的資料,也只要更新給它就好,不用再從頭把一堆零碎的東西重整一次。
我覺得對沒有專職分析人力的小型企業來說,這樣真的省很多時間,分析也不容易漏掉重點,大家回去有空一定要多試幾次,會越用越上手!
學員大推!「 這堂課對我的幫助非常大」
「 學 AI 好像在學程式語言課。」
對很多不了解、從沒接觸過 AI 工具的人來說,這是他們對「學 AI 」的真實想法。當學員真正開始來學 AI ,最怕的就是「跟不上」和「聽不懂」,因此不少學員也在報名前,問我們:
「你們會不會教得很難?我沒有經驗,會不會跟不上?」
然而,這正是我們一直以來很堅持的教學理念:
不只要教 AI 工具怎麼用,更要傳授應用 AI 思維,讓學員帶走的,是對 AI 的做夢能力。
因此,我們特別在意每個人在被種下想像力的種子時,能不能真的有勇氣立刻動手操作,遇到問題敢不敢開口問。很多企業常以為,來上課的人數位習慣和基礎都已經很熟練,但實際上,現場的狀況往往不是這樣,有些人連最基本的電腦操作習慣都還沒完全建立,這些看似小的門檻,往往就會讓人卡在「不敢問、不敢做」。
也因為這樣,我們很清楚,要讓學習真正落地,就要把知識拆成能快速實作的小單元,每段都有練習,每次都看得見進度,學員對成果有期待,才會繼續往下。我們不會假設大家什麼都會,也不怕花時間在現場陪你解決問題。所以課堂上,我們總是安排:
先教一段重點 → 立刻練習 → 老師與助教即時協助
這樣的節奏與設計,正是許多學員課後回饋時最有感的部分。
學員向我們分享了這樣的感受:
「雖然練習偶爾卡關,但助教會馬上過來協助,把問題講得很清楚,讓我可以跟上進度,不用害怕拖慢大家,感覺收穫滿滿。」
也有人提到,這樣的節奏,讓學習壓力變得剛剛好:
「時間抓得剛剛好,老師每段講完就留點空檔讓我們練習,節奏不會拖,講解時很有耐心,而且上課氛圍很輕鬆,很棒。」
我們相信,好的教學,從來都不是把技巧丟給你就結束。智谷一直堅持和每位學員站在同一邊,先傾聽學員的真實需求,用你聽得懂的語言,陪你一步步把 AI 工具用進你的工作流程、經營細節,讓每一分學到的方法,都真的能轉成你生意上的效益,而不只是學完就放著不用。

🔺 點擊查看學員訪問影片 🔺
這次課程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,其中有醫檢師、研發人員、行銷企劃、業務等等。大家帶著對 AI 工具 的好奇前來,而我們很高興看到的是,課程滿意度高達 96%,而其中,
將近 99% 學員願意將這堂課推薦給其他人。
這意味著學員們的滿載而歸,也意味著對智谷的肯定。
未來,我們也會繼續陪著更多對 AI 有猶豫的學員,一起用 AI 解決最實際的問題,讓學員的每一分投入都能發揮最大價值。因為我們相信,任何強大的概念和工具都只是起點,
有沒有人願意和你一起找到合適的做法,才是能否真正落地的關鍵。